时间:2023-01-09 19:49:57 | 浏览:712
沦为表白、取名宝典的《诗经》,当年可是有大用途的
坊间传言,当代人取名字,想要好听又有文化,只要记住一个准则:女《诗经》,男《楚辞》,文《论语》,武《周易》。也就是说,中国古代博大精深、经久不衰的四书五经,如今已经沦为取名宝典了。
比取名字意义稍微广泛一点的话,《诗经》是陶冶情操的,《楚辞》是社交的,《论语》是人生高级鸡汤,《周易》则是算命先生人手一本,普通人研究,更有深沉特效。似乎,它们的作用之于现代人只有这样了。
然而在古代,这些儒家经典,无一不是为国家服务的。以《诗经》为例。
《诗经》原来是外交辞令
《诗经》给现代人的印象,大概有两个关键词:柔美、浪漫。且其中有不少爱情金句,如见到情郎可以说“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”,暗恋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人可以说“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”,“洵有情兮,而无望兮”,处在恋爱的猜心阶段可以说“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”,正没羞没臊的可以说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,许诺发誓可以说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”,一见钟情可以说“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”,恨嫁了可以说“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”,ta瞎了眼被别人抢走可以说“不我以,其后也悔”,等等。
真是既浪漫,又高端典雅。
但是,哪怕被现代人解读为千古爱情之首的《关雎》,在古代经学家眼里,并不简单。
有人说它是颂扬后妃之德的,比如解读《诗经》最著名的《毛诗序》就说:“ 窈窕,幽闲也。淑,善也。逑,匹也。言后妃有关雎之德,是幽闲贞专之善女,宜为君子之好匹。”为此,还有人延伸出,说这是周文王遇到妻子太姒时的场面,从而给太姒的贤良淑德写诗歌颂。
也有人说,它是在写周文王等待、追求贤人的心情。比如,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在江边等不到姜子牙,于是心情焦急得“辗转反侧”。
周文王
初读《诗经》时,“有位佳人,在水一方”明明是小伙子和小姑娘的浪漫情事呀,“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”,明明是一对夫妻的快乐小日子,怎么就被解释成了干瘪又枯燥的政治意图呢?
后来才发现,包括我在内的当代小青年之所以不能理解,是因为我们距离当时那个时代和环境太久远了。尽管不是《诗经》中的每一首都在讲政事,但在先秦时,确实每首诗都能被拿到外交场合交流。
我们都知道,孔子对《诗经》有一句著名的论调:“不读诗,无以言”。这话出自《论语》里:“(孔子)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,曰:‘学《诗》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《诗》,无以言。’鲤退而学《诗》。”
说有一次孔子的儿子孔鲤路过庭院,看见老爹一脸严肃地对着一帮弟子,准备低着头赶紧走过去,不巧被孔子逮个正着,就问孔鲤:“学《诗经》了吗?”
电影《孔子》,周润发饰
孔鲤说:“还没有。”
孔子说:“不学诗,你就不会说话了。”于是孔鲤退下,开始学《诗经》。
孔子说那句话,其实只是他们春秋时期的人的社交准则,而且特指士人贵族阶级。因为,在当时,贵族在大场合交流,开口都必须唱诗。甚至,诸侯大夫们外交场合谈论国际大事,开口也经常以《诗经》为引,换句话说,《诗经》在春秋时就是一种贵族都需要学的外交辞令。
《诗经》穿梭在春秋外交场合
让我们看看作为外交辞令的《诗经》是如何在历史中作用的。
晋国流亡十九年的公子重耳(晋文公)离开楚国后,来到了流亡的最后一站秦国,打算借助姐夫秦穆公回国即位。秦穆公也有意此时援助一把,于是请重耳吃大餐。宴会当晚,一向高调的舅舅狐偃溜号说:“吾不如衰之文也,请使衰从。”我不如赵衰那么有文采,请让赵衰陪你去吃。
于是,宴会当天重耳带着赵衰上场了。秦穆公和重耳都深知,这次聚会就是帮助重耳回国即位,所以,双方都很客气。
重耳一上来,先给秦穆公唱了一首《河水》,把秦穆公比作大海一样宽广,秦穆公听完赶紧回了一首《小雅·六月》,刚唱完,赵衰就在旁边大声提醒:“重耳,快拜谢秦伯的恩赐。”
重耳唱《河水》,秦穆公回《六月》,重耳下拜
嗯?发生了什么?
看看《六月》说的是啥,就能明白了。《六月》全诗写的是周宣王时外敌玁狁侵犯,大臣尹吉甫奉命驱逐,从准备出征到大胜归来的全过程。
而秦穆公在此引唱就表明,他已经准备出兵护送重耳了。
不过,在阅读理解满分的赵衰读起来,秦穆公唱这首诗还有一层意思,即使没有,他也要临时加上——秦穆公把重耳比作周宣王,而他则要作为辅佐,臣服于晋国(特别是那句“辅佐天子”)。因此,赵衰赶紧让自家公子跪谢抬爱。
从这儿也能看出,在春秋时期,重要的国宴场合,大家是要唱诗的。如果不懂诗,不会唱诗,这种场合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,也开不了口。
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记载,晋国和楚国休战,举行弭兵大会,会后,晋国赵武到周边的郑国去参观,郑简公设宴招待,并叫了郑国七个执政卿陪吃。
影视剧中的赵武
赵武在气势上比郑国人高很多,提出让这七个人都对自己的到来唱一首诗,他也好顺便观察观察大家的志向。
于是,子展唱了《草虫》,其中有一句“未见君子,忧心忡忡。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我心则降”,没见到那个人,心里很忧伤焦虑,见到了那个人,心里才平和了。
我们读来这分明是爱情的酸腐味,但在当时,子展是在暗喻赵武是君子,他亲自到郑国宣扬和平,让郑国人民不再提心吊胆了。赵武听了赶紧谦虚:“哎呦不错哦,不过你夸我是君子,我受不起受不起哈。”
然后子西赋《黍苗》之四章,“肃肃谢功,召伯营之。烈烈征师,召伯成之”,大意也是说他功劳大。子产赋《隰桑》,子大叔赋《野有蔓草》,印段赋《蟋蟀》,公孙段赋《桑扈》,基本都在夸赵武是君子,有了他,大家都很快乐安详。赵武也一一“哪里哪里”谦虚过去了。
子产画像
《诗经》的对答还能促成许多外交事宜。
春秋中期,鲁国是晋国坚定的跟随者,而楚国旁边的卫国和郑国则时不时墙头草一下。晋楚两国实力旗鼓相当,有段时间晋国更占优势,郑、卫都有改拜山头的意思。
于是,在一次鲁国国君鲁文公朝拜完晋国的回国路上,卫国人先“劫道”把鲁侯请了去,请他在晋国那帮卫国作引荐。鲁文公答应了,走到郑国,再次被留下。郑国求的一样,郑国上卿子家按规矩开始唱诗《鸿雁》,一旁的季文子不太想帮忙,唱了一首《四月》。子家一看,急了,又唱了《载驰》的片段,季文子截取《采薇》片段回答。然后郑穆公才开心地下拜。
看不懂吗?是这样的。
郑国子家的《鸿雁》是表示郑国孤苦无依,四处奔波,很辛苦。等于上来先哭惨。
季文子的《四月》意思是,我们鲁国也是可怜人啊,哪里帮得上你呢?算是婉拒。
然后子家的《载驰》,依然是恳求,希望鲁文公能为他们跑一趟。
季文子回《采薇》最著名的第四章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!”这首诗原是战士出征很辛苦,春天出门冬天才能回去,季文子此处借用,算是一边抱怨一边答应了为两国奔波于晋国。
所以,才有郑穆公最后高兴地一拜。
不会诗,很羞愧
除此之外,整个《左传》里,你经常会发现,大家在聊天的时候,动不动就来一句“《诗》曰”,引用《诗经》来表达观点,开口引用名人名言,显得有说服力。
那时候的《诗》,就是这么个作用。大家聊天的时候会偶尔插播一两句,宴会场合基本也人人唱一句当祝福。
比如,齐国的庆封到鲁国去参加宴会,提出过“三不朽”的叔孙豹主持接待,庆封觉得齐比鲁强多了,所以在叔孙豹面前摆出一副膨胀的样子,叔孙豹暗地里憋坏,想一探庆封的底,于是对庆封唱了一首《相鼠》。《相鼠》的全诗都在骂人,而且骂得很直接,“相鼠有皮,人而无仪!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?”,结果,庆封完全没发火,因为,他根本就没听懂。可想而知叔孙豹下了场子以后会怎么嘲笑齐国。
到了春秋末年,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宗主孟僖子有一次去楚国出差,没想到,作为保有周礼最完备国家的人,孟僖子对礼的掌握居然还不如曾经的“楚蛮子”。楚国人按照正宗周礼好好地接待孟僖子,孟僖子都不记得要怎么对答,连首合适的《诗》都找不到,只能干站着。
孟僖子对这事儿深以为耻,于是发奋学习周礼的点点滴滴,到死前,还叮嘱两个儿子,一定要拜孔子为师,向孔子学习礼。也因此,孔子收的三千弟子里,身份最高贵的就是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了。
电视剧《孔子》里孟僖子要求两个儿子去向孔子学习
在春秋,如果不懂《诗经》,大型的聚会场合你登不了台、外交场合你开不了口、和文化人对话时可能错过重要信息,甚至被别人骂了,自己也完全不知情,丢人丢到家。
电视剧《孔子》,齐鲁夹谷会盟,两国先弹唱音乐,齐国请奏《关雎》
孔子请奏《采萍》
当下的我们,能不能读《诗经》并不影响说话,不过,熟读《诗经》对我们还是有裨益的,能随口念叨几句,一瞧就像深不可测的才子/才女啊。
今睿出处:岂如今睿哲,迈古独光前-奉和正日临朝应诏-全唐诗“今睿”选自唐诗,这首诗是魏徵赞扬唐太宗所作,意思是说:唐太宗睿智而又智慧,具有深远的谋略,和超越古今的独到政治智慧。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锦杨出处:片石寒青锦,疏杨挂绿丝-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-全唐诗“锦杨”选自唐诗,这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向我们勾勒出禅师山池秀美的景象,展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。
2、楚辞中寓意美好的男孩名字【望舒】《楚辞·离骚》中的“前望舒使先驱兮,后飞廉使奔属”一句,可摘取“望舒”一词为男孩名字,带有楚地文化典故,含有月神、崇月之意,亦表现出了男孩自身卓然不凡的气质,以及星月交辉的形象特点,给人以才气不凡,胸襟广阔的美好含义。
“文”在此句中指的是有治理天下的才干,引申为知识渊博、文武全才。“望”本义是向高处、远处看,引申为希望的意思,寓意宝宝志向高远,有远大抱负。“长”指长久,引申为深远。“长”指长久,引申为深远。“长”指长久,引申为深远。
俗话说:“女诗经,男楚辞”,说的是一种起名的方式。江南易林认为“之淇”是一个有个性、有勇气的女孩名字,寓意宝宝淇水之姿、美貌与智慧并存。江南易林认为“简兮”是一个有诗意的女宝宝的名字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一个“兮”字写出了女子的娇俏美丽,以“简兮”为名,寓意宝宝聪慧可爱、纯洁善良、简约大方、晔兮如华。
除此以外,古人取名还有其他的避讳,比如要避开皇帝的名字,要避开父母或者祖上的名字,还有避开古代圣贤的名字,至于起名时具体选用哪个字,其实都藏在诗书礼易等各种古籍经典当中,但前提是取名的这个人要有足够的文化修养作为基础,当然现代人取名已经没有过去那样多的讲究,无论取什么样的名字,都包含着父母对儿女最朴素、最真挚的祝愿,只要是父母用爱、用心给儿女取的名,都是好名字!
江南易林觉得家长朋友们可以给宝宝取一个有风度、有涵养的名字,彰显出宝宝的君子风范,《孟子》就是取名的一个很不错的出处。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富安出处:君子居是国也,其君用之,则安富尊荣-第13章 尽心上-孟子“富安”选自《孟子- 第13章 尽心上》,这句话的意思是:君子居住在这个国家,国家的君主任用他,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安定富裕,尊贵显荣。
知扉出处:为学心难满,知君更掩扉-送欧阳衮归闽中-全唐诗“知扉”选自唐诗,这句诗传达出了诗人求学若渴的心情,对待学问要学会不知足,这样方能获得进步。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家岚出处:云光岚彩四面合,柔柔垂柳十馀家-商山麻涧-全唐诗“家岚”选自唐诗,这句诗的意思是:云气山岚升起四野弥漫,柔柳垂荫下有十余人家。
【婉清】婉清一名起作女孩名字是富有书香气质的,它源自于《诗经·国风·郑风·野有蔓草》中经典的诗句“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,有美一人,清扬婉兮”,取其中的婉与清二字,既突出了女孩温婉可人的气质形象,也给人以清新舒适的美好印象,是个好名字。
晴微出处:向夕敛微雨,晴开湖上天-宿怀仁县南湖,寄东海荀处士-全唐诗“晴微”选自唐诗,微雨逐渐收敛,湖面的天空逐渐放晴。照墨出处:月光久逾明,照得笔墨白-秋中寄崔道士-全唐诗“照墨”选自唐诗,这句诗的意思是:月光随着时间的长久越发明亮,在月光的照耀下,纸上的墨色竟然有些泛白。
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泽中出处:(风泽中孚)巽上兑下-中孚卦-周易“泽中”选自第61卦中孚卦,此卦的意思是:豚鱼献祭,虽物薄但心诚,吉利。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成章出处:含章可贞,或从王事,无成有终-坤卦-周易“成章”选自坤卦第三爻,此爻辞的意思是:有才能却不外露,或许跟随君王参与政事,没有功业却有好的结局。